????新华网太原4月22日电(王建光 段雨朦)日前,静乐县推出了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静乐生活”,举行了“百家传媒电商静乐行”峰会等系列活动。活动结束后,新华网采访了电商专家、山西省农村电商顾问莫问剑,请他谈谈静乐县的探索和实践对于山西农村电商的作用和启发。
????新华网:“静乐生活”这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出炉,将给静乐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推动作用?
????莫问剑:据我所知,“静乐生活”是山西省第一个全品类的公用品牌。这个品牌的推出对于静乐的农村电商起了一个基础性的推动作用。静乐本地的农副产品很多,但是作为一个县,农副产品再多,它的规模是小而散的,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更多的农产品要卖出去,是需要品牌的。所以品牌化是这个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实现互联网化最基本的一项工作。
????在确定了“静乐生活”这个品牌之后,农产品的包装水平也迅速得到了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会相应地加强,静乐的农产品由此找到了一张互联网的通行证,所以是非常有样板意义的。
????我们可以期待着“静乐生活”下一步更好的发展。现在它只是在静乐本地传播,下一步是可以走进太原,甚至更多的城市。我们要努力把它打造成山西特产的一张名片。?
????新华网:静乐县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功能农业”的转型,新兴的“功能农业”将给静乐的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莫问剑:静乐几年前就开始推进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过去的以杂粮为主的发展,改变为藜麦、黑枸杞、玛卡等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效果非常好。产业基础结构得到极大的调整。
????大家知道,藜麦、玛卡、黑枸杞,它们的价值、价格比过去传统的小麦、大米或其他杂粮高很多。在静乐这块土地并不肥沃的地方,如何让农民有更高的产出?的确需要这么一个改革。产品生产出来了,下一步怎么卖出去?怎么卖好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品牌的作用就出来了。
????藜麦是源自于南美洲的一个创新品种,国内很多消费者并不熟悉。这个时候通过这种品牌化的打造,实际上给了这些特产一个价值符号,也是建立和消费者信任和信用的开始。尤其是这种品牌具有强烈的“政府背书”这样的特点,所以我觉得它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同时也为山西的贫困地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发展闯开了一条路子。?
????新华网:借助这个品牌,静乐县的“电商扶贫”需要多久才能见效?
????莫问剑:品牌的打造需要假以时日,品牌这个“大厦”不是一天就能建起来的,所以今天的静乐只是刚刚起步,接下来在品牌、管理、使用、推广方面还有一系列庞大的工作要做。
????下一步,静乐应该推出藜麦、枸杞、玛卡等种植、深加工、储运、销售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这个基础工作它需要一点时间。
????更重要的是,虽然有了品牌这个符号,但是它最终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是需要时间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体验后得到实际的效果,才会认同它。?
????新华网:静乐县和隰县都在通过“互联网电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并且都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莫问剑:在山西的农村电商方面,隰县和静乐县都是非常优秀的县域样板,但走的是不同的路子。隰县的农村电商主要是特产单一品类的突围,就是玉露香梨,毕竟它有自己规模化的效益。相对来说,静乐农产品的品种品类比较丰富,但同时它也是“小而散”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公共品牌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合力往外走。
????两个县的共同之处就是:第一,政府的高度重视,一把手的参与;第二,都是最大程度地发动了更多的机构、企业和农民来参与,形成县域电商万马奔腾的态势;再者,两个地方都有创新,并且都是从“精准扶贫”的角度来抓电商。?
????新华网:接下来,山西的农村电商该怎么发展?
????莫问剑:山西农村电商有不少亮点,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山西应该把自己的特点抓住,要顺应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技术发展的快速迭代的趋势,找准自己的节奏,有更好的创新的模式。
????农村电商经过三年的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都非常明显。如何弥补这些短板?如何弯道取直?对于山西的决策者来说,从顶层设计到地方突围,都应该找到一些创新的路径。(完)